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有位画家用一句话十分典型地说明了他的绘画风格:“阳光不可能被复制下来,但可以通过别的东西,通过色彩表现出来。”这位画家应该是
| A.大卫 | B.米勒 | C.塞尚 | D.毕加索 |
下表中两类国家分别是指世界排名前15的国家(简称最富国)和排名后15的国家(简称最穷国)。从表中可以看出
| 年份 |
两类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对比 (货币单位:美元) |
两类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平均值对比 (货币单位:美元) |
||||||
| 最富国 |
最穷国 |
差值 |
倍数 |
最富国 |
最穷国 |
差值 |
倍数 |
|
| 1981 |
21115 |
198 |
20917 |
106 |
18123 |
244 |
17882 |
74 |
| 1991 |
32471 |
213 |
32258 |
152 |
31002 |
209 |
30793 |
148 |
| 2001 |
39931 |
164 |
39767 |
243 |
37534 |
172 |
37362 |
218 |
| 2011 |
65860 |
422 |
65438 |
156 |
57978 |
397 |
57581 |
146 |
A.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差值不断扩大
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倍数不断增加
C.最穷国经济增长使其正在摆脱相对贫困化的困境
D.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出现了以“里根革命”等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在这次调整的措施中应包括
| A.取消国有制经济 | B.削减公共开支 |
| C.加强政府干预 | D.发展“新经济” |
下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
| A.马歇尔计划 |
| B.杜鲁门主义 |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 D.欧洲共同体 |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写道:“(1917年)10月16日,党中央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选举了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领导起义的党总部。这个党总部领导了整个起义。”据你判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书应出版于
| A.“十月革命”时期 | B.20世纪30年代 |
| C.20世纪5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