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提出,中共遵守国民党也已赞同的协议,但有些事要“先斩后奏”,有些事则“斩而不奏”。他最后说,“有些则暂时不斩不奏,例如那些做了就要妨碍大局的事情,总之,我们一定不要分裂统一战线,但又决不可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这里的“大局”是指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B.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
| C.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 D.争取全国的彻底解放 |
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其“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
| A.直接民主 | B.人民民主 | C.法律至上 | D.分权制衡 |
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 A.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
| C.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 D.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 |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揭示出
| A.雅典司法背离了民主原则 | B.民主就是多数人的暴政 |
| C.民主审判非法,但却合理 | D.民主审判合法,但不合理 |
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 A.谏诤权 | B.弹劾权 |
| C.司法权 | D.审计权 |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
|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