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4日发表了《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15日,日本正式宣布组建上海派遣军,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增援。根据各方的反应,这里描述的是()
A.淮海战役 | B.武汉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淞沪会战 |
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在《战后之妇人问题》中指出:“中产阶级妇人的利害,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利害;中产阶级妇人的权力伸张,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解放。我以为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包括男女)专断的社会制度。”李大钊认为()
A.“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是社会落后的根源 |
B.妇女的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 |
C.妇女的联合就能真正促进男女平等 |
D.中国的女权运动应该向俄国的女权运动学习 |
1913年总统选举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派人纠集打手包围选举会场,高呼“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就休想出院”,直至他足票当选才善罢甘休,而国会在1914年就被袁世凯解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参议院制定,但也被袁世凯废除。这些事实表明()
A.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政治阴谋准备不足 |
B.民国时期政党制度对军阀缺乏约束力 |
C.中华民国初期没有建立起权力制衡机制 |
D.资产阶级民主抵不住封建军阀的枪杆子 |
张勋在1917年7月1日撵走大总统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史称“张勋复辟”,之后孙中山发表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演讲,下图为其题字,这里的“世界潮流”指的是()
A.民主共和制 | B.马克思主义 |
C.君主立宪制 | D.新三民主义 |
高三某生在学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时摘得材料如下:
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太平天国运动 | D.义和团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