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 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 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 B.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
| C.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 D.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 |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 A.生产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国际化 | B.世界各国经济同步发展 |
| C.全球资源共享 | D.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
苏共二十大以后,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是
| A.政治民主化问题 |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 |
| C.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 | D.失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
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
| B.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
| C.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 |
|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的最重要后果是
| A.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 B.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确立 |
| C.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 D.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莫洛科夫斯基是苏维埃俄国时期的一位普通农民,1918年秋粮食喜获丰收。当时他
对粮食的处理最有可能的是
| A.剩余粮食无条件地交给国家 | B.余粮可用作饲料 |
| C.余粮卖给集体农庄 | D.按国家要求交纳固定的粮食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