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
|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
|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
|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
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 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
|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
| 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
|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西汉武帝以后 | B.西汉初期 |
| C.北宋初期 | D.明朝初期 |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 A.郡县制度的发展 | B.以“孝道”治天下 |
| C.赋役制度的变化 | D.皇帝制度的形成 |
2008年月2月15日清晨,海峡两岸正式启动直邮、直航等,两岸人员交流与交往之路进入了“畅通无阻”新时代。自1949年台湾再度与大陆分离后,首次提出“两岸三通”构想,标志对台政策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重大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 C.“九二共识”的达成 |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