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以下表述不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称呼演变:夷务到洋务 |
B.西方侵略使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发生变化 |
C.由模仿到“走自己的路” |
D.对西学的看法:从鄙视到推崇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 B.轻徭薄赋 | C.崇尚节俭 | D.民贵君轻 |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 B.《论语》 | C.《孟子》 | D.《易经》 |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除井田,民得卖买” |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