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下列哪项是孟子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
A.“为政以德” | B.“节用而爱人” | C.关心爱护百姓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 |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墨子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它没有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兼爱”主张得民众的支持 |
B.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
C.“非攻”主张适应了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需要 |
D.私人办学在不断发展 |
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很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型生态型水利工程。 |
B.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C.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缩小,畜牧业扩展,有利于缓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D.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这一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