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
|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
|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
|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
|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
1953年,作为新政府的首脑,马林科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上作了讲话,提出了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在工业方面,既要遵守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方针,又要增加消费品。他认为,苏联当时已经解决了发展重工业的任务,使苏联拥有了强大的、技术上完备的重工业,当时最迫切的任务是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用一切方法来加速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在农业方面,马林科夫要维持斯大林确定的“贡税”体制,同时又许诺要提高国家的收购价格,降低农民的义务交售指标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①马林科夫要系统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②马林科夫看到了苏联社会的一些矛盾
③马林科夫继续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马林科夫的施政纲领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材料说明()
|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
| B.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要有新发展 |
|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
| D.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
马丁·路德说,“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主张司法实行政教分离 |
| B.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
| C.主张废除宗教信仰 |
| D.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 A.为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
|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
| C.为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
|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各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符合 “世界之最”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 D.“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