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
C.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 |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
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
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 |
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与此同时, 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 B.促成了民主共和的思想潮流 |
C.推进了晚清“预备立宪”进程 | D.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
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A.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
C.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
D.“法”与“理”各异互不兼容 |
19世纪,民族资本家祝大椿创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祝大椿这样做的原因是
A.壮大企业规模,吸引外国注资 |
B.顺应世界潮流,采取股份经营 |
C.引进外国技术,实行产业更新 |
D.抵制官府倾轧,依赖外国特权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它的功绩是毫无疑义的。”该论述中的“它”是指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