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国轻重工业比重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①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
②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的成果
③图一表明中国近代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④图一图二表明政府长期重视民生工业的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 )
| A.机器工业的出现 | B.民族工业的发展 |
| C.民主政体的建立 | D.传统观念的转变 |
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组国民党②提出新三民主义③确立三大政策④发动“二次革命”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 A.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
|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
| 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实现社会主义 | B.实现民生主义 |
| C.实现民权主义 |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