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商品经济和专业市镇发展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

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国、唐朝
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时期、清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