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88年以来,先后四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和补充。下列内容出自82版宪法而非其修正案的是
|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B.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经济的方式有
①掠夺工矿资源②强占耕地③掠夺劳动力④掠夺金银现款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在论及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时,提出要“和为贵”;要“退避三分”;要“礼尚往来”(对挑衅作坚决的回击)。上述原则提出于
| A.国民大革命后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 C.抗战相持阶段 | D.全面内战爆发后 |
关于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事变的处理依据都是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②中国共产党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或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两次事变处理的方式不同,但效果相同④两次事变的处理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39年6月,中共中央指出:“目前最大的危险就是国民党投降问题,有新的慕尼黑阴谋的可能。”为了解除国民党投降的危险,中共中央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 A.实行三三制 | B.发动一二.九运动 |
| C.发动百团大战 | D.发起对日战略反攻 |
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主要是为了
| A.与国民党进行决裂 | B.巩固并扩大民族统一战线 |
| C.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的进攻 | D.消耗国民党顽固派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