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成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这首词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
1.“万事一身伤老矣”饱含着词人哪些情感?
2.“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①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船行至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时。②波神:水神。③准拟:预料,打算。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请你举出两处具体的景物描写,并略作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①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②,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①本词又名《金山送柳子玉(瑾)》。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②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三弄,名曲名。“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词中作者是怎样写离别的情景的?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对联兼具诗歌散文之长,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结合课文所学内容,完成下面两幅对联的上联或下联。
(1)上联:忠信报楚国正道直行志士路
下联: (《离骚》)
(2)上联:
下联: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兰亭集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晴游沧浪亭①
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通宵。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请简要描述。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