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 ,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 ,试觅姓庞人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 ,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 ,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 ,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 ,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   ;而《送柴侍御》突出   ,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