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
(1)若将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的核中的DNA分子全部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_________%,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亲本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理论上有__________种。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IB品系X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所示。e在纯合(XBXB、XBY)时能使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b表示。
为检测经X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雄果蝇A与CIB系果蝇交配,得F1,F1的性别及眼型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得到的F2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图为某种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此图回答相关问题
(1)此图为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模型,该模型认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2)A是,B是________,能识别空气中气味分子的是______(填写图中字母)。
(3)脂质物质较容易通过这种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除细胞膜外,细胞内还有许多生物膜。动物细胞内具膜的细胞器主要有(至少写三个)_____________ 。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生产线”的细胞器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
(12分)下面甲、乙两图是植物,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横线上写出细胞或结构名称,在括号内写出标号):
(1) 甲细胞与乙细胞相比,有细胞壁、[ ]_______ 、[ ]_______,而无[ ]。
(2) 如果乙细胞为胰腺外分泌腺细胞,其分泌物有胰淀粉酶等,则与胰淀粉酶的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3) 如果将甲细胞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______________分离的现象。
(4) 如果甲细胞是植物根尖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___________。
(5) 乙图中没有膜的细胞器是[ ]_______;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6)甲图中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_______ 和 [ ]_______。
(7)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
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一般是指;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在植物中主要指。
(2)f是指;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和。
(3)c是指, 通式是。
(4)d是指,d形成h,h是。
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左图所示的实验。右图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l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Il1、II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分析回答: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l,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____,也有可能位于_。
(4)请从野生型、Fl、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做出判断。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l中雌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用____与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②若,则圆、捧眼基因位于。
棉花的花色由两对完全显性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花色遗传机制如下: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棉花花色遗传可以看出,基因通过,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说明基因和生物性状关系。
(2)一株开紫花棉花的基因型有(填数字)种可能性,现有一株开白花棉花,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的纯合子与之杂交 :若杂交后代花色全为紫色,则其基因型为;若既有紫花又有红花,则其基因型为;若后代为,则其基因型为。
(3)已知棉花的抗病与易感病为第3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R和r表示,抗病为显性)控制,用一株开紫花易感病棉花和一株开白花抗病棉花杂交,若统计到紫花抗病占后代比例为3/16,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