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TACATC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既可作催化剂,某些情况下也可作为另一化学反应的底物 |
B.酶具有提高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
C.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
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拟核区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
B.作为生产者的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没有叶绿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
D.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
B.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较弱,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
D.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有脱落率是因变量 |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
C.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脱落率 |
D.据图可推知生产上喷施高浓度乙烯利能降低脱落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