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 aa)
B.♂无芒×♀有芒( ♂ Aa×♀aa)
C.♂无芒×♀无芒(♂ Aa×♀Aa)
D.♂无芒×♀无芒(♂AA×♀Aa)
科学家将含人的α﹣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一抗胰蛋白质的奶.这一过程没有涉及(()
A.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
B.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
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各种手段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
B.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 |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
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①能生长能生长
②能生长不能生长
③不能生长能生长
A.①是c,②是b,③是a |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 D.①是c,②是a,③是b |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