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
A.胸腺嘧淀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下图是某大肠杆菌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
B.该过程所需要的解旋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
C.若①某位点上的碱基为A,则④相应位点上的碱基为T |
D.若②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替换,则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
若一段信使RNA有60个碱基,其中A 15个,G 25个,那么转录该信使RNA的DNA片段中共有A和G多少个()
A.80 | B.120 |
C.40 | D.60 |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
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
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
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