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研究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见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A.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
B.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生长素影响远远大于对脱落酸的影响 |
C.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减少量越来越多 |
D.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 |
下列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依次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发现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
C.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D.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
某植物的花色受自由组合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3:10:3 |
B.白:粉:红,3:12:1 |
C.白:粉:红,4:3:9 |
D.白:粉:红,6:9:1 |
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了解F1的()
A.基因型 | B.相关基因的结构 |
C.产生配子的种类 | D.产生配子的比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 D.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和d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等位基因 |
B.两个杂合子杂交后代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C.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不是纯合子 |
D.显性性状不一定稳定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