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
为调查池塘草鱼的种群密度,用网捕获了70条鱼,其中草鱼20条,做标记后放回池塘中,半个月后又捕获6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草鱼有6条,没有标记的草鱼12条,则该池塘中草鱼的数量为
A.490 | B.200 | C.60 | D.40 |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下列关于种群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同种生物所有成年个体的总和 |
B.同一生物的种群密度在同一环境中总是不变的 |
C.种群中各个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种群数量将呈增长趋势 |
D.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某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 |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 |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性有关 |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和密度不同,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光照和湿度等的影响 |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荒漠地区生物种类少”、“许多鸟类在春季交配繁殖”。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子依次是
A.阳光、水、温度 | B.温度、水、阳光 |
C.温度、水、温度 | D.阳光、水、温度 |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捕食、竞争 | B.共生、竞争、捕食 |
C.竞争、共生、捕食 | D.竞争、捕食、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