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
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
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由上表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

(3)根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可以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__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__________。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__________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
(4)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为取自同一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三个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请回答:

(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
(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__________。
(6)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下图表示刚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在土壤溶液中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该部位的表皮细胞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根表皮细胞此时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还能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提供0.3 g/mL的蔗糖溶液、1 mol/L的硝酸钾溶液、1 mol/L的醋酸溶液三种药品(以上溶液的浓度均比一般细胞液浓度大),紫色洋葱、显微镜。请你选择一种正确的药品及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你对第(2)题第二问的判断。
实验步骤:①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在中央加入1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平展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现象:细胞先出现__________,后慢慢__________;
实验结论:由此证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