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 _________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_________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__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 _________(填序号)。
①鸟 ②土壤质地 ③光照 ④水体肥力 ⑤稻田杂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研究发现某种动物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一种氨基酸)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生长和增殖被抑制。
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对照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正常细胞
实验组:培养基 +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对照组

缺乏
正常
实验组

缺乏
缺乏

结果分析:
(2)表中①应为 ;②应为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癌细胞的产生是因为正常细胞的 发生了突变。
(3)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正常细胞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正常细胞蛋白质的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各1个)脱水缩合成肽链,则此肽链中含有的氨基、羧基、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③NH2CHCOOHCH2COOH
④NH2CHNH2CH2COOH
⑤NH2CHCOOH(CH23NH2
A.3、3、2 B.4、3、3 C.2、2、2 D.3、4、2
(4)根据以下表格信息,推测决定人体正常细胞蛋白质精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链

G

DNA链


C
转运RNA
U


信使RNA


G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或育种问题:
(1)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都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如果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受精卵,则有可能是亲本中的 减数分裂时产生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的。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正常白眼雌蝇与正常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现XAXaY和不育的红眼雄蝇。则:F1中基因型为XAXaY的个体的表现型为 ;产生的原因是 ;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2)水稻是二倍体植物(2N=24),有一种三体水稻,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如图所示,该三体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为 ,该三体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2次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3)该三体水稻与正常的水稻杂交,(不考虑其它变异)形成染色体数目正常个体的概率为
(4)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正常水稻花粉可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 ,若要进一步获得二倍体水稻植株,应用秋水仙素处理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1/100为甲种遗传病患者(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乙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种病中有一种为红绿色盲病,请据图分析回答:

(1) 病为红绿色盲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 ,Ⅲ—12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I代中的 号个体(填序号)。
(3)Ⅱ—8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4)若Ⅲ—11与该岛上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5)若Ⅲ—11与该岛上一个表现型正常但是有一个患红绿色盲症弟弟的女子结婚(该女子父母不患红绿色盲症),则他们的孩子中患遗传病的概率为
(6)我国婚姻法规定,应禁止近亲结婚,以降低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通过 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I.(1)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习惯上依其颜色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它们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依次是 浅、中、深,这与光能的捕获有关,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藻类本身的颜色是它们 的光,到达深水层的光线主要是 (红橙光/蓝紫光)。
(2)某兴趣小组发现沙尘天气影响番茄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 (产物)产生,其次沙尘堵塞番茄叶气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
(3)为了探究长期沙尘天气环境下,番茄如何增强其适应能力,兴趣小组将等量的生长状况良好的番茄植株分别置于正常天气和人造沙尘天气,(水分、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密闭环境中培养,过了一段时间,观察到沙尘环境下番茄植株叶片的颜色呈墨绿色(比正常天气下的叶片颜色深),你认为番茄通过 来增强对沙尘天气的适应能力,用 法分离两种环境中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比较两条滤纸条 来证明你的观点。
II(4)兴趣小组进一步在实验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番茄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番茄最适生长温度是 ℃左右,在此温度下,每lm2叶面积上每分钟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 μmol。

(一)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见图1)。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可以被暗反应所利用,将物质C转化为磷酸丙糖。图1中物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据图推测,磷酸转运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3)图中B是由 (物质)产生的。
(4)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磷酸丙糖既可以用于合成蔗糖也可以用于合成淀粉
B.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经此转运器转运进叶绿体的磷酸会减少
C.若合成磷酸丙糖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不利于淀粉的合成
D.若磷酸丙糖运出过少,可能会抑制暗反应

(二)将小麦绿色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

(5)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
(6)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mol/min。
(8)请写出有氧呼吸作用反应的总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