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难呢过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技术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快的速率。 |
|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
| 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
人类红绿色盲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重组 | B.染色体结构变异 |
| C.基因突变 |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 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
| C.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生物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
| D.不考虑基因突变,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所有染色体上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子女数量至少246个 |
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
|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
|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
|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
| B.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比滴加0.1g/ml的蔗糖溶液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
| C.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中央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 |
|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替代蔗糖溶液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现象 |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
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