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科学家利用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这类细菌经过大量培养后可以从中提取纤维素酶。
①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年我国某地由于柑橘大实蝇的危害,橘农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当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橘农尽量减少损失。某橘农发现自家有一株橘树具有抗虫性状,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对组织培养的选材非常关键,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若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则应选择花粉发育至______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___________法。
(3)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法或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
农业生产上种植的玉米一般为雌雄同株(雄花序在顶端,雌花序在叶腋)。基因型BT表现为雌雄同株,Btt表现为雌株(顶端和叶腋都长有雌花序),bbT表现为雄株(顶端有雄花序,叶腋不长花序),bbtt表现为雌株(顶端有雌花序,叶腋不长花序)。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有关问题:
(1)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2)现有基因型为BbTt(甲)和bbtt(乙)的玉米种子,做测交实验来证明玉米性别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取甲、乙玉米种子间行种植,结实后,收获植株上玉米种子,将收获的种子再播种,植株中若(性别表现及比例),则玉米性别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欲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出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和BBtt的雌株,请写出简要的育种过程。
。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回答有关问题:
(1)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结构的体现。
(2)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演替,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会、不会)变化。
(3)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间接、潜在)价值,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
(4)近年来,该岛周边海域已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海水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有毒物质增加等。
皮质醇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固醇类激素,在应付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合成皮质醇的细胞器是。皮质醇对细胞代谢起着(催化、调节)作用,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细胞和垂体细胞。
(2)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调节),结合高中所学知识,M名称为。
(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变化情况为。
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请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通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1)丙、丁组中酵母菌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该反应变化是
。
(2)甲、乙、丙、丁四组中能产生CO2有,可以用作为检测CO2多少的指标。
(3)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不同),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小于、等于)乙组。
(4)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丁组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