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抱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           。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         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原因是:在        足够高的菌液里, 聚集在一起的酵母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  的菌落。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工程酵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的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

水温/℃
冷水
20
30
40
50
60
70
80
植物油
48
39
30
20
17
11
12
20
蓝墨水
93
86
80
72
68
67
81
105
奶渍
48
43
28
12
6
4
12
17

(1)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的洗涤效果最佳,
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
(3)羊毛、蚕丝等织物(填“能”或“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编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量与田鼠的比例关系为
(5)该研究机构还对这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了取样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萌发的棉花种子,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自交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性状,控制该性状基因的出现是_ ▲的结果。
(2)当代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且该地区限制使用杀虫剂,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棉花种群中,棉花纤维颜色的基因型频率最高的是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连续自交,从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尽快地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根据下列课本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③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④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⑤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⑥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在上述实验中,需要加热的实验有;需要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有
(2)实验中①酒精的作用是;实验⑤中酒精的作用是
(3)由于实验材料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错误的是

A.实验②中,用甘蔗汁代替梨汁 B.实验③中,用豆浆代替稀释蛋清液
C.实验⑤中,可用丙酮代替酒精 D.实验⑥中,用醋酸洋红溶液代替龙胆紫液

(4)实验④如果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克/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如下图1),则下图1中A区域的颜色为色,B区域的颜色为色。
(5)同学A做实验⑤后,绘制了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如下图2),据图分析,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同学B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漏加了某药品或试剂,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下图3),该同学漏加的药品或试剂是

下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是该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1小时CO2的变化曲线图(标准状况)。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器a是,物质④是
(2)图甲中细胞器b、c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3)根据图乙分析,在15℃、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CO2mL;A点总光合作用强度B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点为曲线在纵轴上的交点,影响其上下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4)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在图丙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15℃条件下1小时O2的变化曲线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