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哺乳动物的卵子发生是在雌性动物的卵巢内完成的。卵原细胞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并依次经过两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____________前后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____________过程中完成的。当观察到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有____________时,说明卵子已受精。________________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2)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______________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结合,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生理变化后,才具备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
(3)体外受精是对体内受精的模拟操作,首先对实验动物用____________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待精子获能后,可以在____________或者专用受精溶液小滴中完成受精。
(4)精卵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培养,它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了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________等物质。
(5)对于“试管动物”的正确理解是_____________。
A.属于无性生殖 |
B.属于有性生殖 |
C.体外受精 |
D.体内受精 |
E.体外发育
F.体内发育
G.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H.运用细胞工程技术
一科研小组对某人工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整理资料时,由于疏忽图中部分项目和数据模糊不能分辨。请你帮助他们恢复有关数据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能量单位:J/cm2·a,除表中所列的消费者外,其他类型的消费者忽略不计)
(1)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营养结构。
(2)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A是指__________。要保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能量输出,营养级高低与有机物的输入量多少呈________(正、负)相关,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_________J/cm2·a,表中丢失的数据B为________。不考虑有机物输入的能量,按照表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肉食鱼类增重M千克,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千克。
(4)由于受到某种污染,导致每天鱼塘内鱼死亡个体逐渐增多,最后所有鱼类全部死亡,表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且该生态系统遭污染后发生的是________调节。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m=20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羌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各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隐性基因不能控制相应酶的合成,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l)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答题框中画出此玉米粒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符号)。
(2)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 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或__________。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分别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4)四倍体玉米中玉米色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玉米,低温处理野生型玉米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四倍体玉米与野生型玉米是否属于同一物种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健壮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随机均分成两组,在0时(横坐标中负值表示处理前)分别向两组添加等量的l0mol·L-1的IAA(生长素)溶液和pH=3.0的柠檬酸缓冲液,进行短期培养。测量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测量IAA溶液中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IA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
(2)两组同时处理40min后,两组胚芽鞘的______________基本相等。
(3)IAA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________________。
(4)IAA处理胚芽鞘后,溶液中的PH___________,这是由于细胞内的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到细胞外。
(5)在酸性条件下,________的伸缩性变大,可塑性增强。
下列是关于某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些实验:
(1)甲图中曲线3、1、2分别是在室温30℃、20℃、10℃下测得,该实验还以日光灯作光源,移动日光灯使之与实验装置的距离不同,光合速率随之发生变化。图中D点和AB段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乙图所示过程是将14C标记的CO2提供给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给予浓度为1%的CO2,5分钟后降低为0.003%,再过10分钟后换成l%浓度的CO2持续5分钟。则曲线a、b、c分别表示_________(CH2O/C5/C3)。
(3)若每天给予该植物12小时光照,则丙表中所列媪度选择_________时最有利于其生长;若光照相同时间,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5℃时的;
(4)下图与丙表35℃所示情况相符的一项是()
(5)光照下该植物叶绿体中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ADP的转移方向为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_ ,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 ___。(至少答两个)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的主题是: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光合速率,并请注明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
(4)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5)如果用图(二)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作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