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
D.一个视野中,用 10×物镜看到 8 个细胞,用 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
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伴随着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转变成ADP,从而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
B.分泌蛋白的运输离不开内质网膜转变成高尔基体膜 |
C.神经细胞分化成许多扩大膜面积的突起,主要功能是促进代谢 |
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有利于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
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 |
D.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该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图1是麦芽糖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2是在麦芽糖含量一定、最适温度和pH时,麦芽糖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a和d时,麦芽糖酶失活 |
B.温度为c时,e点不变,f点右移 |
C.温度为d时,e点为0 |
D.若温度由d下降到c时,e点不变,f点左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