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 B.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
图是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P点吹北风()
A.近地面气温甲低乙高 |
B.阴晴状况为甲地多晴朗天气,乙地多阴雨天气 |
C.水平方向上,气流甲地顺时针向内,乙地逆时针向外 |
D.垂直方向上,气流甲地下沉,乙地上升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表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则图中M处的海拔可能为( )
A.45米 | B.50米 |
C.65米 | D.30米 |
若图为北半球1000百帕等压面的高程分布图(单位:米),则N地近地面风向( )
A.西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下列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越高 |
B.气温越高,大气密度越大 |
C.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比较高 |
D.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等压面向下弯曲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读下图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丁>丙 |
C.甲>乙>丁>丙 | D.乙>甲>丙>丁 |
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甲→乙→丁→丙→甲 | B.丁→丙→甲→乙→丁 |
C.乙→丙→甲→丁→乙 | D.乙→甲→丙→丁→乙 |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 ,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18.5°N,72.5°W)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仅16公里的地方,该国官方预计遇难人数可能超过十万人。据此回答下列下列各题。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
A.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 B.2010年1月13日5点53分 |
C.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 D.2010年1月12日24点53分 |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日的日期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约是()
A.八分之五 | B.二分之一 | C.八分之七 | D.八分之三 |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