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
|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
|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
|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
如图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读图,回答各题:
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 A.甲位于大洋西岸 | B.甲位于大洋东岸 |
| C.图示区域为南半球 | 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
若甲、乙两地的1月和7月温差分别为16 ℃和6 ℃,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 ℃、25 ℃,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 )
| A.8 ℃ 18 ℃ | B.9 ℃ 19 ℃ |
| C.18 ℃ 8 ℃ | D.19 ℃ 9 ℃ |
读下面四幅图,关于四幅图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最大 | B.丙最小 |
| C.都一样大 | D.无法比较 |
如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X地位于北京的方向是( )
| A.南方 | B.北方 |
| C.西北方 | D.东南方 |
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
| A.东半球 | B.西半球 |
| C.东、西两半球 | D.南、北两半球 |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各题。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 B.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
| C.南回归线以北、靠近南回归线的地方 | D.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 |
在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 | B.长江流域进入汛期 |
|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 D.开普敦温和多雨 |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示意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读图完成各题。
该地最可能是()
| A.莫斯科 | B.北京 | C.罗马 | D.悉尼 |
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