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四地月均温与月降水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四地中,分布在大陆东部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各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A.①地雨热同期,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
B.②地全年降水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 |
C.③地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 |
D.④地降水集中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 |
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h为一已知量),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这一天,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1为()
A.h° | B.90°-h° | C.h°/2 | D.2h° |
②地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
A.0°<h≤23.5° | B.23.5°<h≤66.5° |
C.10°<h≤23.5° | D.0°<h≤66.5° |
我国南极昆仑站住于80°S,77°E附近,海拔4087米。某日这里的科考队员观测到的太阳高度变化如右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日,昆仑站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
A.2:52 | B.9:08 | C.10:08 | D.14:52 |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66.5°S,77°E | B.80°S,77°E |
C.20°S,77°E | D.23.5°S,77°E |
图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
B.该日甲地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 |
C.乙地气候常年炎热干燥 |
D.流水侵蚀是塑造乙地地表的主要外力作用 |
读北半球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图中m、n数值相差20°,回答下列各题。该地的纬度为()
A.20°N | B.10°N |
C.5°N | D.15°N |
P的值为()
A.70.5 | B.75.5° | C.66.5° | D.76.5° |
右下图为我国某地(36.5°N)一住户的大门,大门朝南,大门上方1米处修一雨棚,为使冬至日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应超过()
A.1.7 m | B.1.8 m | C.2 m | D.2.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