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侧气候资料分别表示A、B两地中的某一地。读图完成(1)~(3)题。

(1)比较A、B两地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多瑙河a河段春季常出现洪水,试分析原因。
(3)多瑙河已成为沟通北海与黑海的重要航线,但多瑙河三角洲却没有形成重要的港口城市,试分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调查研究·石羊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2011年甘肃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对石羊河流域进行了综合调查,旨在探讨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如何治理。下面是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图文材料,分析调查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1)请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2)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三,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二 新疆达坂城远离海洋,但风能资源却比较丰富。下图为新疆达坂城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1)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
(2)分析材料二所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下图1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2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
(3)山西是产煤大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6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和 ________。
(4)从粮食商品率来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图为“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读图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3)东北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