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为测量分子速率分布的装置示意图。圆筒绕其中心匀速转动,侧面开有狭缝N,内侧贴有记录薄膜,M为正对狭缝的位置。从原子炉R中射出的银原子蒸汽穿过屏上S缝后进入狭缝N,在圆筒转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相继到达并沉积在薄膜上。展开的薄膜如图b所示,NP,PQ间距相等。则 ( )

| A.到达M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 |
| B.到达Q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 |
| C.位于PQ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大于位于NP区间的分子百分率 |
| D.位于PQ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小于位于NP区间的分子百分率 |
在秦皇岛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
(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相同完全的滑沙橇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
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图所示。设滑沙橇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橇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 |
| B.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
C.甲在B点的动量一定大于乙在 点的动量 |
| 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位移 |
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拉力F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用
分别表示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拉力F的功率,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
|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
|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
|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
c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0~1s内,合外力做正功 |
| B.在0~2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
| C.在1~2s内,合外力不做功 |
| D.在0~3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
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
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重物以最大速度
匀速上升为止,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
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
C.重物的最大速度![]() |
D.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