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大量的太空垃圾.在太阳活动期,地球大气会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使一些原本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从而开始向地面下落.大部分太空垃圾在落地前已经燃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仍会落到地面上,对人类造成危害.太空垃圾下落的原因是( )
| A.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下落 |
| B.太空垃圾在与大气摩擦燃烧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进而导致下落 |
| C.太空垃圾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其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这种压力差将它推向地面 |
| D.太空垃圾在大气阻力作用下速度减小,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将小于万有引力,垃圾做趋向圆心的运动,落向地面 |
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已知a点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 b点的场强方向与ab连线成120°角,如图所示,则点电荷Q的电性和b点的场强大小为
| A.正电、E/3 | B.负电、E/3 | C.正电、3E | D.负电、3E |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A.8 V | B.6 V | C.12 V | D.24 V |
如图所示,负电荷q在电场中由P向Q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判定,它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如图,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点和Q点。已知在P、Q连线至某点R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2RQ。则
| A.q1=4q2 | B.q1=2q2 | C.q1=-2q2 | D.q1=-4q2 |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传递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对于电荷A和电荷B之间的电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荷B受电场力的作用,自身也产生电场
B.撤去电荷B,电荷A激发的电场就不存在了
C.电场是法拉第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D.空间某点的场强等于A、B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场强的矢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