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两个主要观点。(每一条不超过25字)(4分)
需要指出的是,气质只是天生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容易照看型的儿童,他们的优点在于他们的随和、开朗、适应性强,但他们的不足在于行动有时会过于轻率、感情不够稳定;再如难以照看型的儿童,他们的积极方面在于他们比较敏感、感情丰富,而不足则在于他们的任性、适应性慢和易发脾气;又如缓慢发动型的儿童,他们积极的一面是比较冷静、情感深沉、实干,而潜在的不足可能是冷漠、缺乏自信、孤僻。对每一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都应该结合其气质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优势,避免身上的不足。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概括分析题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小说。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当然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
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在善与恶之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
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选自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莫言认为,在长篇小说中,密集的事件、人物、思想各有特点,请分别加以概括。
分析“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一句的含意。
“畅销书”与“伟大的小说”的区别在哪里?

简答题
(1)宝玉心中想到:“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宝玉看到的是什么场景让他有如此想法?该想法反映了他对黛玉什么样的态度?
(2)请概括吴荪甫最后众叛亲离的情形。

要求写一段话,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喜悦”的心情,不少于30字。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83岁的唐陵,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盎然读了28年,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同班同学刘信清,也读到了第28个年头,病痛缠身仍坚持从华阳坐车到成都市中心上课;80多岁的王大爷,坐轮椅也要上学,把50多岁的女儿从陪读变成了同班同学……10月19日早上7点过,83岁的唐陵从位于成都东郊的家里出发,在114路公交站坐上车。随后她换乘112路公交继续赶路,约摸50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成都市致民东路16号。这里的成都市老年大学是唐陵每周一都不能缺席的地方,今年是她入学的第28个年头。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
















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认为志愿者的性格和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没多大关系,觉得只要有一份好心就可以了。但是,这的确忽视了 ,例如,志愿者的服务对象是一位盲童,盲童需要的是志愿者和他多说话多沟通,而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如果是相当内向的,发言很少或者是一言不发, ,服务就失败了。所以,这一类朋友就要 ,在能够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之后,再参加志愿服务为好,这样才不至于好心办了坏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