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
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光照,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C二段较AB段曲线上升缓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
B.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之前开始的 |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吸收减少 |
D.H点玻璃罩内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
A.Benson与M.Calvin于1949年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对光合作用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的简述: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人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的光照时间后立即杀死小球藻,从培养液中提取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0 |
大量3-磷酸甘油酸,少量其他磷酸化糖类 |
2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3 |
2 |
12种磷酸化糖类 |
请根据上述实验资料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此项技术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B. CO2进人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
C. 实验结果还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D. 从CO2进人叶绿体到产生有机物的整个过程看,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磷酸化糖类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生态系统至生物体和细胞的各级水平上分析,它们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转变、输出等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
A.各种生物大分子是以碳元素构成的链或环为基本结构的。 |
B.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过程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
C.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草→兔→狐”这一食物链,兔通过摄食获得的能量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其中大部分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 |
D.人体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是反馈调节 |
右图是所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 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 某一时期 |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 |
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
②艾滋病是HIV病毒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③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④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是人体免疫机能过强造成的
⑤人类的感冒、肝炎、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白化病等疾病都与人体的免疫低下有关
⑥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⑦过敏反应与正常的免疫反应的不同点主要是抗体存在的部位不同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