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可以导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 |
B.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 |
C.0.2%的秋水仙素溶液阻断中心体形纺锤体的能力更强,诱导成功率更高 |
D.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芽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均为28 |
在昆虫繁殖季节,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虫诱杀。其结果将是
① 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 ② 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
③ 改变子代的基因频率 ④ 改变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
A.①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面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正确的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⑤丈量
A.①→②→③→④ | B.①→⑤→④ | C.①→④ | D.①→③→②→④ |
黄瓜是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植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生物园里的普通的二倍体
黄瓜的雌花分为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开花前是否套上纸袋 |
不套袋 |
不套袋 |
套上纸袋 |
套上纸袋 |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 的溶液处理柱头 |
不处理 |
用生长素 处理 |
用生长素 处理 |
用秋水仙素 处理 |
A.甲组的处理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B.乙组的处理不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C.丙组的处理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D.丁组的处理不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 B.①②④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⑤⑥ |
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下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