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 的措施 |
A |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
B |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
C |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
D |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
大气中SO2来源的三个主要途径是()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火山爆发③生物的呼吸作用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其中代表无机环境的是( )
A.A B.B
C.C D.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②③⑤⑦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
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
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
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