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环境中 |
B.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CO2供应已充足且光照强度已达饱和点 |
C.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强度 |
D.光照强度低于9×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 |
下列分别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据右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和递质小泡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B.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 |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
D.稳态是保持细胞兴奋的必要条件 |
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
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
“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哪一个
A.物种多样性原理 | 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C.协调与平衡原理 | D.系统整体性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