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图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t (℃)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RL阻值(Ω) |
54.3 |
51.5 |
48.3 |
44.7 |
41.4 |
37.9 |
34.7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在图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为了检验RL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____;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_.
(1)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
、
、
、
、
、
、
和
按题图所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
①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的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断路的导线为;
②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
③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
(2)建造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高将长百米、重千余吨的钢梁从江水中吊起、施工时采用了将钢梁与水面成一定倾角出水的起吊方案,为了探究该方案的合理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个模拟实验.研究将钢板从水下水平拉出(实验1)和以一定倾角拉出
(实验2)的过程中总拉力的变化情况.
①必要的实验器材有:钢板、细绳、水盆、水、支架、刻度尺、计时器和等.
②根据实验曲线(图3),实验2中的最大总拉力比实验1中的最大总拉力降低了.
③根据分子动理论,实验1中最大总拉力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④可能导致测量拉力的实验误差的原因有:读数不准、钢板有油污、等等(答出两个即可)
(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 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
(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
,第六个点下标明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
。测量时发现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
长为
,
长为
,
长为
,则打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
,AB的距离应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中,某同学将衰减调节旋钮置于最右边的" ∞ "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x输入"与"地"之间未接信号输入电压,他在示波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
)所示,在悬点
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
,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
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
,悬点到木板的距离
=
(
>
)。
(1)电热丝
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
点,
=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小球落点与
点的水平距离
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得到如图(
)所示图像。则当
=30°时,
为
;若悬线长
=1.0
,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
为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电源
电动势、内电阻恒定,
为滑动变阻器,
、
为定值电阻,
、
为理想电表。
(1)若滑动片
由
滑至
时
示数一直变小,则
和
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2)若
=6
,
=12
,电源内电阻
=6
,,当滑动片
由
滑至
时,电源E的输出功率
随外电路总电阻
的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则
的阻值应该选择()
A. |
2 |
B. |
4 |
C. |
6 |
D. |
8 |
(1)如图是电子射线管的示意图。接通电源后,电子射线由阴极沿
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
轴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填选项代号)。
A. |
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
B. |
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
C. |
加一电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
D. |
加一电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3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 。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 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
f、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标出
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划出
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厦门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和。(填选项代号)
A. |
电压合适的50 交流电源 |
B. |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
C. |
刻度尺 |
D. |
秒表 |
E. |
天平 |
F. |
重锤 |
②将最小刻度为1
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则
=
,
=
。
③该同学在图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④根据 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 =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