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____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Ω。

(2)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b)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
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____档(填:“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压50V”)。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实验精度的是________.
A.选细线做为摆线
B.单摆摆动时保持摆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C.拴好摆球后,令其自然下垂时测量摆长
D.计时起止时刻,选在最大摆角处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悬点末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可用下列器材完成实验:一节干电池E、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的内阻)、滑线变阻器(0—10)、滑线变阻器(0—200)、开关S、导线若干。

①为方便实验调节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线变阻器应选用
②该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像。通过分析可知其中(填a或b)图像表示电压表V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关系。
③根据图像求得电动势E=V,内阻r=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测得电源电动势值_________真实值,测得内阻值________真实值(填 “大于”、 “等于”或“小于”)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当静止的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视小车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2)下列4条纸带哪一条是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正确操作可能得到的纸带( )

冬奥会期间,某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运动员的滑雪板在水平雪面上正常滑行时,板面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得到了一张运动员的组合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滑雪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是160cm,相机的连拍周期是1.0s,g取10m/s2,则:

(1)运动员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m/s2
(2)所求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_______;
(3)引起该实验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填以下序号)

A.运动员的体重 B.雪面的平整程度
C.拍摄动景照片时的虚边效应 D.确定距离时的读数误差

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sin37°=0.6;cos37°=0.8,则:

(1)根据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为m/s 。
(2)若玻璃管的长度为0.6m,则当红蜡块从玻璃管底端上浮到顶端的过程中,玻璃管水平运动的距离为m 。
(3)如图乙所示,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