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 |
B.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E=mc2,对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成立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
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20m/s和30m/s,根据上述条件可求
A.质点在AC段的运动时间
B.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
C.质点在B点的瞬时速度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
A.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B.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C.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D.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来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来 |
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 m/s2 | B.-4.90 m/s2 |
C.4.90 m/s2 | D.-2.45 m/s2 |
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5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5 m | B.7.5 m | C.4.5 m | D.13.5 m |
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2(m),则当物体的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A.3 s | B.2.5 s | C.1.25 s | D.6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