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有A120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1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H2S04溶解A1203的离子方程式是
KMnO4 - 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3)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Al(OH)3 |
Fe(OH)2 |
Fe(OH)3 |
开始沉淀时 |
3.4 |
6.3 |
1.5 |
完全沉淀时 |
4.7 |
8.3 |
2.8 |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 - 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 向 Ⅲ 的沉淀中加入浓HCI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 .
② Ⅳ 中加入MnS04的目的是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 Fe2+、 Al3+,阴离子有Cl-、 OH-、CH3COO-、NO3-、SO4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下列六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A,B________,C,D,E,F。
物质X、Y、Z均含同种短周期元素,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
(1)若X是无色极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味气体,Z是红棕色气体,由Y与W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含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等于另一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单质W是常见金属,则X的稀溶液转化为Y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X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则Y与W反应生成0.1 mol Z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Y是白色胶状沉淀,W为烧碱,则0.1mol Y与足量W反应生成Z时消耗烧碱的质量为克 。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Y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Y、Z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共有________种;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写出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3)上述五种元素中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之间可相互反应生成单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
。
(4)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过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生成气体溶解及产生水蒸气的体积),其三份铜的质量比为
(2)1.28克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共收集到672 ml NO、NO2混合气(标准状况),则反应中共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3)用20ml 18.4 mol/L浓硫酸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将滤液稀释到100ml,测得溶液中SO42— 的浓度为3.18mol/L,则该溶液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Na2SiO3可以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Na2O·SiO2,则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Ba2+、Fe3+、MnO4—、SO32—、Cl—、HCO3— 中的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没有气体产生,得到无色溶液;
③向②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向②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则(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肯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2)步骤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能否确定含有阳离子,(若有,写出离子符号,没有则写没有),其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