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铁屑做如图所示的处理。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的溶质是Fe(NO3)2 |
| B.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
| C.沉淀X为Fe(OH)2 |
| D.沉淀X受热分解得到Fe2O3 |
不能说明金属性Na>Mg>Al的依据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 B.还原性:Na>Mg>Al |
| C.相对原子质量:Al>Mg>Na | D.氧化性:Al3+>Mg2+>Na+ |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 B.碱性:NaOH>Mg(OH)2>Al(OH)3 |
| C.稳定性:PH3>H2S>HCl | D.非金属性:F>O>S |
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下列有关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
| B.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
| C.被其它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
|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
| 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