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²﹣):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91:9
1:1
1: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 c(HSO3)> c(SO32-)>c(H)=c(OH
c.c(Na)+c(H)= c(SO32-)+ c(HSO3)+c(OH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五种可溶性化合物,分别由阳离子Fe3+、Ba2+、Al3+、Na+、Ag+和阴离子NO3、OH、SO42、Cl、CO32中的各一种组成(离子不重复)。现做如下实验:
①A和E的溶液显碱性,0.1mol·L1A溶液的pH小于13;
②在B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消失;
③在C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增加;
④在D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没有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E的化学式:
A;B;C;D;E
(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3)写出③、④的离子方程式:③;④

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试剂1是NaOH溶液。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
②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NaNO2)为原料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 ; 2SO2+SeO2+2H2O→Se+2SO42-+4H+
则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测定的原理如下:反应①发生后产生的I2,I2的量在反应②中被滴定,淀粉为指示剂,以Na2S2O3溶液为标准溶液
①SeO2+KI+HNO3→Se+I2+KNO3+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2500g,消耗了0.2000 mol/L的Na2S2O3溶液25.00 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__。

下表为四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液氨中的溶解度(克溶质/100克溶剂)的数据:


AgNO3
Ba(NO3)2
AgCl
BaCl2
溶解度
水中
170
9.2
1.5×104
33.3
液氨中
86
97.2
0.8
0

根据给出的数据请分别写出上述几种化合物在水和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水溶液中
(2)在液氨溶液中

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A.________, F.________。
(2)①写出B→C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F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E→B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