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郑州联考)甲、乙、丙、丁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E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是由丙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A + B =" D" + F,A + C =" E" + F; 0.1 mol·L-1D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1 molA与足量B完全反应共转移了2 mol电子
C.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
D.A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为( )
A.1mol | B.4mol | C.5mol | D.6mol |
下列哪种方法能制得纯净的氯乙烷( )
A.乙烷与氯气反应 | B.乙烯与氯气反应 |
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 D.用聚氯乙烯分解得到 |
有机物乙苯的一溴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5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
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 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简单离子中 e半径最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关系是b <a< d< c< e | B.离子半径关系是d >c> e> b> a |
C.原子半径关系是b> a> e> d >c | D.最外层电子数关系为c >d > a >b>e |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
C.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用碳酸钠溶液 |
D.鉴别乙烷和乙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