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1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1、2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 B.9时 | C.12时 | D.14时 |
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
下图显示的是某国家(图中①②不属该国领土)玉米生产区的分布和种植、收获玉米的时间。该国在黄金和钻石等矿产品发现之前,曾经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依提供信息可知,该国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A.高原地形区 | B.平原地形区 |
C.丘陵地形区 | D.盆地地形区 |
该国甲地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当收获玉米时期甲地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A.小麦 | B.油菜 |
C.葡萄 | D.甘蔗 |
该国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是
A.森林锐减 | B.物种减少 |
C.荒漠化 | D.大气污染 |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 B.Ⅰ、Ⅲ |
C.Ⅱ、Ⅳ | D.Ⅲ、Ⅳ |
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
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
C.改善其航运条件 | D.减小洪水危害 |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 | B.AC曲线 | C.AD曲线 | D.AB曲线 |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持续性原则 | D.经济性原则 |
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的是
A.钢铁工业 | B.石油化工 |
C.机械制造 | D.大型服装 |
据图中SO2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有可能为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