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小题。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
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A. | 暴雨越多 | B. | 植被越稀疏 | C. | 谷越深坡越陡 | D. | 土质越疏松 |
仅据表中四国有关综合国力的部分数据判断,今后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的国家是()
A. | B | B. | M | C. | T | D. | Y |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小题。
1.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图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A. | 受挤压,经侵蚀 | B. | 受挤压,经风化 |
C. | 受张力,经搬运 | D. | 受张力,经沉积 |
2.形成图中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A. | 地质灾害少 | B. | 土地可以耕牧 |
C. | 河湖密度大 | D. | 旅游资源丰富 |
下图显示了2001年至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足迹"。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
A. | 0.4km | B. | 0.5km | C. | 1.2km | D. | 1.5km |
2.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 | 极地高压增强 | B. | 沿海平原扩大 |
C. | 陆地淡水减少 | D. | 植被类型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