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地与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一年中均有两次直射 B.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
C.M、N两日太阳直射点与甲乙两地纬度差相等 D.乙地位于南半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区域图,回答1一2题

图中数字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①地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B.②地夏季光照充足,盛产葡萄、油橄榄
C.③地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
D.④地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2006年4月13日,国家旅游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传推广红色旅游。《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国家将重点培育形成12个红色旅游区。完成1~2 题。

.上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迹。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图中这一建筑所在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应该是

A.沪浙红色旅游区 B.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C.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D.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下边表格材料反映了

红色旅游区
旅游客源前五位的省区
西柏坡
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
井冈山
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广东

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的特性
B.地区接待能力影响客流量的多少
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D.游览价值的高低影响客源地的形成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完成1~2 题。

.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
D.学校和锯木场

.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原因最有可能是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情况。据此完成1~3题。

地区
铁路
水运
公路

20.90
2.80
14.60

14.50
27.70
15.20

10.40
10.80
19.10

9.70
0.60
7.90

.表中序号代表黄河中游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影响③地区铁路建设的主要障碍是

A.暴雨多 B.地形崎岖
C.河流众多 D.技术落后

.①地区铁路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

A.铁矿 B.煤炭
C.粮食 D.木材

2006年2月26日上午8时16分,全球人口总数突破65亿。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完成1~3题。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

.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