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题
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地形条件改善

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读下图,回答题。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该地区在我国可能分布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云贵地区

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商品性 D.市场性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市场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题。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