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却遭受“石油的诅咒”:在过去35年里,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2)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4分)
(3)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3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请问这一保护沼泽地举措的意义何在?
①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开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

A.气候异常 B.人类活动 C.雨量的变化 D.干旱环境

(3)近年来,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14个省区。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的重点市场是长三角和珠三角。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说出中哈输油管道建设过程中易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2)简要说出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带来的有利之处。
(3)下列不属于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措施是(  )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某中学学习小组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为研究案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对田纳西河和我国黄河的某段水能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比较。搜集了以下区域图: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以及图中文字信息。

该小组设计了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3)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田纳西河流域所处地区的农业带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
B区域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